参考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7a1cae80101bh65.html

均方误差  (Mean Squared Error)均方误差

  MSE是网络的性能函数,网络的均方误差,叫"Mean Square Error"。比如有n对输入输出数据,每对为[Pi,Ti],i=1,2,...,n.网络通过训练后有网络输出,记为Yi。   在相同测量条件下进行的测量称为等精度测量,例如在同样的条件下,用同一个游标卡尺测量铜棒的直径若干次,这就是等精度测量。对于等精度测量来说,还有一种更好的表示误差的方法,就是标准误差。   标准误差定义为各测量值误差的平方和的平均值的平方根,故又称为均方误差。   设n个测量值的误差为ε1、ε2……εn,则这组测量值的标准误差σ等于:

  数理统计中均方误差是指参数估计值与参数真值之差平方的期望值,记为MSE

 

SSE(和方差、误差平方和):The sum of squares due to error
MSE(均方差、方差):Mean squared error
RMSE(均方根、标准差):Root mean squared error
R-square(确定系数):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
Adjusted R-square:Degree-of-freedom adjusted 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

下面我对以上几个名词进行详细的解释下,相信能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帮助!!

一、SSE(和方差)
该统计参数计算的是拟合数据和原始数据对应点的误差的平方和,计算公式如下
SSE,MSE,RMSE,R-square(转)

SSE越接近于0,说明模型选择和拟合更好,数据预测也越成功。接下来的MSE和RMSE因为和SSE是同出一宗,所以效果一样

二、MSE(均方差)
该统计参数是预测数据和原始数据对应点误差的平方和的均值,也就是SSE/n,和SSE没有太大的区别,计算公式如下
mse.gif 

三、RMSE(均方根)
该统计参数,也叫回归系统的拟合标准差,是MSE的平方根,就算公式如下
rmse.gif 

在这之前,我们所有的误差参数都是基于预测值(y_hat)和原始值(y)之间的误差(即点对点)。从下面开始是所有的误差都是相对原始数据平均值(y_ba)而展开的(即点对全)!!!

四、R-square(确定系数)
在讲确定系数之前,我们需要介绍另外两个参数SSR和SST,因为确定系数就是由它们两个决定的
(1)SSR:Sum of squares of the regression,即预测数据与原始数据均值之差的平方和,公式如下
ssr.gif 
(2)SST:Total sum of squares,即原始数据和均值之差的平方和,公式如下
sst.gif 
细心的网友会发现,SST=SSE+SSR,呵呵只是一个有趣的问题。而我们的“确定系数”是定义为SSR和SST的比值,故
rsquare.gif 

其实“确定系数”是通过数据的变化来表征一个拟合的好坏。由上面的表达式可以知道“确定系数”的正常取值范围为[0 1],越接近1,表明方程的变量对y的解释能力越强,这个模型对数据拟合的也较好

 

 

信用模型常用的评分标准:ks值, chi^2(卡方), iv

ks和roc曲线很像,具体理解如下:

ROC(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
ROC曲线及AUC系数主要用来检验模型对客户进行正确排序的能力。ROC曲线描述了在一定累计好客户比例下的累计坏客户的比例,模型的分别能力越强,ROC曲线越往左上角靠近。AUC系数表示ROC曲线下方的面积。AUC系数越高,模型的风险区分能力越强。
KS(Kolmogorov-Smirnov)检验:K-S检验主要是验证模型对违约对象的区分能力,通常是在模型预测全体样本的信用评分后,将全体样本按违约与非违约分为两部分,然后用KS统计量来检验这两组样本信用评分的分布是否有显著差异。

ROC值一般在0.5-1.0之间。值越大表示模型判断准确性越高,即越接近1越好。ROC=0.5表示模型的预测能力与随机结果没有差别。
KS值表示了模型将+和-区分开来的能力。值越大,模型的预测准确性越好。一般,KS>0.2即可认为模型有比较好的预测准确性。

要弄明白ks值和auc值的关系首先要弄懂roc曲线和ks曲线是怎么画出来的。其实从某个角度上来讲ROC曲线和KS曲线是一回事,只是横纵坐标的取法不同而已。拿逻辑回归举例,模型训练完成之后每个样本都会得到一个类概率值(注意是类似的类),把样本按这个类概率值排序后分成10等份,每一份单独计算它的真正率和假正率,然后计算累计概率值,用真正率和假正率的累计做为坐标画出来的就是ROC曲线,用10等分做为横坐标,用真正率和假正率的累计值分别做为纵坐标就得到两个曲线,这就是KS曲线。AUC值就是ROC曲线下放的面积值,而ks值就是ks曲线中两条曲线之间的最大间隔距离。由于ks值能找出模型中差异最大的一个分段,因此适合用于cut_off,像评分卡这种就很适合用ks值来评估。但是ks值只能反映出哪个分段是区分最大的,而不能总体反映出所有分段的效果,因果AUC值更能胜任。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529483

一、weight decay(权值衰减)的使用既不是为了提高你所说的收敛精确度也不是为了提高收敛速度,其最终目的是防止过拟合。在损失函数中,weight decay是放在正则项(regularization)前面的一个系数,正则项一般指示模型的复杂度,所以weight decay的作用是调节模型复杂度对损失函数的影响,若weight decay很大,则复杂的模型损失函数的值也就大。
二、momentum是梯度下降法中一种常用的加速技术。对于一般的SGD,其表达式为x leftarrow  x-alpha ast dx,x沿负梯度方向下降。而带momentum项的SGD则写生如下形式:
v=beta ast v -aast dx\
x leftarrow  x+v
其中beta 即momentum系数,通俗的理解上面式子就是,如果上一次的momentum(即v)与这一次的负梯度方向是相同的,那这次下降的幅度就会加大,所以这样做能够达到加速收敛的过程。
三、normalization。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题主的意思应该是batch normalization吧。batch normalization的是指在神经网络中激活函数的前面,将wx+b按照特征进行normalization,这样做的好处有三点:
1、提高梯度在网络中的流动。Normalization能够使特征全部缩放到[0,1],这样在反向传播时候的梯度都是在1左右,避免了梯度消失现象。
2、提升学习速率。归一化后的数据能够快速的达到收敛。
3、减少模型训练对初始化的依赖。
 

 

多标签图像分类(Multi-label   Image  Classification)任务中图片的标签不止一个,因此评价不能用普通单标签图像分类的标准,即mean  accuracy,该任务采用的是和信息检索中类似的方法—mAP(mean  Average  Precision)。mAP虽然字面意思和mean  accuracy看起来差不多,但是计算方法要繁琐得多,以下是mAP的计算方法:

 

首先用训练好的模型得到所有测试样本的confidence  score,每一类(如car)的confidence   score保存到一个文件中(如comp1_cls_test_car.txt)。假设共有20个测试样本,每个的id,confidence  score和ground  truth  label如下:​​

接下来对confidence  score排序,得到:

这张表很重要,接下来的precision和recall都是依照这个表计算的

然后计算precision和recall,这两个标准的定义如下:

上图比较直观,圆圈内(true   positives + false  positives)是我们选出的元素,它对应于分类任务中我们取出的结果,比如对测试样本在训练好的car模型上分类,我们想得到top-5的结果,即:

在这个例子中,true   positives就是指第4和第2张图片,false   positives就是指第13,19,6张图片。方框内圆圈外的元素(false   negatives和true  negatives)是相对于方框内的元素而言,在这个例子中,是指confidence   score排在top-5之外的元素,即:

其中,false   negatives是指第9,16,7,20张图片,true   negatives是指第1,18,5,15,10,17,12,14,8,11,3张图片。

那么,这个例子中Precision=2/5=40%,意思是对于car这一类别,我们选定了5个样本,其中正确的有2个,即准确率为40%;Recall=2/6=30%,意思是在所有测试样本中,共有6个car,但是因为我们只召回了2个,所以召回率为30%。

实际多类别分类任务中,我们通常不满足只通过top-5来衡量一个模型的好坏,而是需要知道从top-1到top-N(N是所有测试样本个数,本文中为20)对应的precision和recall。显然随着我们选定的样本越来也多,recall一定会越来越高,而precision整体上会呈下降趋势。把recall当成横坐标,precision当成纵坐标,即可得到常用的precision-recall曲线。这个例子的precision-recall曲线如下:

接下来说说AP的计算,此处参考的是PASCAL  VOC  CHALLENGE的计算方法。首先设定一组阈值,[0, 0.1, 0.2, …, 1]。然后对于recall大于每一个阈值(比如recall>0.3),我们都会得到一个对应的最大precision。这样,我们就计算出了11个precision。AP即为这11个precision的平均值。这种方法英文叫做11-point interpolated average precision。​

当然PASCAL VOC CHALLENGE自2010年后就换了另一种计算方法。新的计算方法假设这N个样本中有M个正例,那么我们会得到M个recall值(1/M, 2/M, ..., M/M),对于每个recall值r,我们可以计算出对应(r' > r)的最大precision,然后对这M个precision值取平均即得到最后的AP值。计算方法如下:​

 

 

相应的Precision-Recall曲线(这条曲线是单调递减的)如下:​

 

AP衡量的是学出来的模型在每个类别上的好坏,mAP衡量的是学出的模型在所有类别上的好坏,得到AP后mAP的计算就变得很简单了,就是取所有AP的平均值。

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